運價將維持下滑態勢?

時間:2022-08-15 瀏覽:458 發布:乾進國際物流

縱觀2022上半年,上海至歐美集運價格呈現陰跌,甚至已經出現即期運價跌破長協價的情況。市場傳聞,已有貨主提出與貨代重談長協價格。


有貨代表示:“很多長協價格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簽訂的,當時市場火熱,運價較高,比如去年美國航線海運價格最高曾炒到20000美元/FEU,但目前即將跌破7000美元/FEU,歐洲航線也有望跌破10000美元/FEU,而這已經低于部分貨主之前簽訂的長協價了。”


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NCFI綜合指數平均值為3708.5點,較2021年下半年下跌6.1%。至2022年7月1日,NCFI綜合指數已出現同比下跌的情況,且同比跌幅逐周擴大。


同時,寧波航運交易所分析指出,2022年上半年國際主要航線運價雖較2021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多數較2021年下半年有明顯下跌。其中,歐洲航線40尺標箱2022年上半年的市場較2021年下半年下跌15.6%,6月底市場運價較2021年12月底下跌29.4%;北美市場截至2022年6月底,美東、美西航線40尺標箱市場運價較2021年12月底加價訂艙的價格分別下跌49.1%、59.5%;泰越、新馬航線截至2022年6月底,市場運價較2021年12月底分別下跌39.7%、43.4%。


亞洲至北美、歐洲運量或降低


有市場研究指出,集裝箱運輸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載體,受歐美市場消費需求影響直接。能源價格高企、通脹攀升、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持續影響歐美消費者信心和消費需求;海外疫情管控放松,消費者支出從消費品轉向服務業,進一步壓低集運需求;發達經濟體面臨經濟衰退風險,而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也將逐步傳導演繹。再加上港口擁堵有所緩解,這些都導致今年以來集運運價呈現走弱趨勢。


此外,目前集裝箱船手持訂單占現有船隊比例激增到28%,市場擔憂這會帶來嚴重的運力過剩問題,影響運價未來走勢。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上半年,歐洲通脹高企,貨量同比下降;而美國貨量增長乏力,預計三季度起貨量將明顯走弱。預期2022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0.2%,其中亞洲至北美、亞洲至歐洲運輸量同比下滑1.7%和4.1%;亞洲區域內貨量預計同比增長3.1%,主要考慮區域內需求相對韌性,貨品多為原材料或半成品在區域內流轉組裝,以及RCEP貿易協定生效,促進區域貿易活動。


該研報認為,展望2023年,地緣沖突和歐美經濟下行幅度依舊構成需求端的較大不確定性因素。預計2023年全球集運貨量同比增長2.0%,其中亞洲至北美、亞洲至歐洲、亞洲區域內貨量同比增長0.2%/1.0%/3.0%。


多因素共同作用后市


除了需求端、運力供給對運價會產生影響,班輪公司經營策略、國際海事組織碳減排要求、跨國公司的供應鏈布局、都將給航運市場帶來較多不確定性。


寧波航運交易所分析師錢杭璐表示,為抑制運價下跌速度,保障收益,班輪公司已采取、或將長期使用調整運力的手段。船期數據顯示:2022年6—7月,班輪公司在亞洲—美西、亞洲—美東、亞洲—北歐、亞洲—地中海分別停航114個航次、36個航次、24個航次、22個航次,停航總數約為去年同期的2.8倍。


國際海事組織碳減排要求也將影響運價。因為,為了實現碳減排目標,船舶或被要求改裝或被要求降低船速,這可能導致更長的航程時間,導致運力周轉效率下降;也將增加船舶的運營成本,而成本則將轉嫁于托運人。


而疫情、俄烏沖突等突發因素,導致跨國公司對供應鏈安全性更為重視,傾向于從效率至上的單一供應鏈向多元化、N+1供應鏈體系轉變。美國、歐盟、日本都在2021年公布了供應鏈多元化計劃,許多過往以中國為主要供應方的跨國企業,也開始規劃在臨近的東南亞國家部署部分產能。


此外,海外本就擁堵的港口可能因為近期頻發的罷工問題出現惡化情況,或會成為部分航線運價維持高位或臨時大幅上漲的較大支撐因素。因為目前除了美西碼頭談判未果,包括亞洲和歐洲的港口也都有出現威嚇性罷工的情況,例如德國最大港口漢堡出現30年來首次罷工活動,韓國工會卡車司機進行為期8天的罷工,后續談判結果仍有待觀察。

六月天在线视频免费看,好看的中文字幕aⅴ在线视频,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全国a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好吊妞中文字幕在线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