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二連漲,美西突破2000美元,美東突破3000美元
集運旺季終于來了?最新一期出爐的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上漲10.09點至1039.32點,雖然周漲幅縮小為0.98%,但守住千點大關,實現運價二連漲。美西突破2000美元,美東突破3000美元;歐線繼上期大漲三成后,本期小幅回跌,地中海航線繼續小幅攀升。業內人士證實,美線終于順利漲價,歐洲線各大航商還在努力當中。
受惠“傳統旺季”第三季度到來,加上各大航商堅持合理運價,SCFI集裝箱運價指數連續兩周上漲,四大主要航線表現,北美線依舊走勢強勁,歐地航線有些乏力。
上海航運交易所SCFI最新指數:
美線:美國就業市場依舊較為穩固,支撐當地居民的消費及航線運輸需求繼續保持向好態勢。本周,運輸需求保持高位,供需基本面穩固,市場運價延續上行走勢。
上海到美西運價2002美元/FEU,上漲59美元,漲幅3.04%;
上海到美東運價3013美元/FEU,上漲160美元,漲幅5.61%。
歐地航線:歐元區7月經濟景氣指數為94.5,低于市場預期,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此外,歐洲地緣政治風險繼續處于高位,并且面臨能源供應不穩定的局面,未來歐洲經濟的復蘇將面臨多種風險的考驗。本周,運輸需求表現平穩,供需基本面基本平衡,市場運價在上周大幅上漲后出現回落。
上海到歐洲運價947美元/TEU,下跌28美元、周跌2.87%;
上海到地中海運價每1503美元/TEU,上漲26美元、漲幅1.72%;波斯灣航線運輸需求缺乏進一步增長的動力,供需基本面不佳,即期市場訂艙價格繼續走低。每箱運價809美元,較上期大跌3.6%;南美線(桑托斯)每箱運價2451美元,周跌62美元,跌幅2.50%;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則與前一周都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周上漲34美元。此外,根據船公司通知,歐系船公司達飛、馬士基、赫伯羅特日前宣布,8月15日起,將針對“部分歐洲航線”調漲FAK費率,將有利支撐運價。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歐洲線變數較大,全球海運承運人對于縮班減艙降低供需失衡的壓力在持續推動當中,7月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宣布,因為市場需求減緩,上海駛往歐洲的集裝箱船執行空班,供應的運力跟著減少,8月起歐線的運價也開始反彈上揚,目前市場正在觀察漲勢能否延續。
不論船公司或是貨代都認為,目前需求不是很旺,但美國線貨量又比歐洲線好,加上船公司持續減班,Sea-Intelligence觀察到6月底開始跨太平洋空白航行活動急劇升高,與美國線現貨市場運價漲勢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船公司都希望維持合理運價。
但新增運力持續下水,仍是市場最大變數,6月新增運力達30萬TEU創單月新高,市場傳出,近期出現部分船公司小船換大船跑美線,新增運力是否可能擾亂船公司既定運價策略,備受市場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船公司在第三季傳統旺季會全力守住運價,美線本月中會收旺季附加費或再調漲基本運價,估計約增300-400美元運費或旺季附加費。(MSC、馬士基、達飛:這些航線再漲價!征收PSS,上調FAK、GRI)
船公司這一波在美線減艙約三成,歐洲線減艙不明顯,主要靠貨量增長,船公司會全力守住目前運價行情,進入第四季度淡季,艙位很難再減,運價勢必再度下滑。
有船公司高層就指出,目前承運人減艙程度逼近三成,第四季度市場進入淡季,加上新造船持續投入市場,想要守住目前運價恐要減艙近五成,但閑置船只也有固定成本支出,估計困難度很高,屆時運價勢必回跌,因此各大船公司都全力在第三季度調漲運價,以填補第四季度運價回跌的損失。
整體來說,今年貨運旺季表現迄今仍讓市場失望,貨量增加速度太過緩慢,業界因應市場變動也不斷調整市場供給,8月開始貨量明顯較7月好,但跟過去的旺季相比,還是不夠強勁;而從業界不斷喊漲GRI等積極的行動來看,業界普遍不愿意接受不合理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