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運告急!萊茵河一處重要港口的運輸成本翻倍
歐洲的干旱天氣不僅引發了野火和糧食安全風險,而且由于水位下降,還威脅到歐洲大陸河流上的運輸。
萊茵河是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流經德國,途經歐洲各個城市,到達鹿特丹港。上周,位于法蘭克福以西約50英里的考布鎮(Kaub)的水位降至今年的最低水平。
隨著水位的下降,通行船只的運輸量減少,成本上升,運輸的價格也會上漲。上個月,國際大型航運公司馬士基和赫伯羅特等表示,萊茵河的低水位意味著他們要將附加費轉嫁給客戶。
咨詢服務公司麥肯錫采購和供應商管理方面的專家Tim Beckhoff表示,“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里,萊茵河上的運輸量或多或少保持一致。然而自2021年以來,我們看到逐年下降,這是一種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p>
石油、化學品和谷物等貨物都在萊茵河上運輸。去年8月,萊茵河水位下降道非常低的水平,部分水域甚至出現斷航的狀態,以至于一些船只僅僅載了相當于滿載量四分之一的貨物。
對經濟的影響
水位下降對航運造成的影響怎么解決?換其他交通方式是一種選擇,但費用相當昂貴。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Marc Schattenberg的說法,一艘長約135米、吃水深度3米的大型萊茵河駁船可以運載約2700噸貨物。根據他的計算,通過公路運輸同樣的貨物需要大約110輛大型卡車。
他指出,“這些數字說明了改變航運方式的嚴重(影響)程度,并且其他交通工具也在以高負載狀態運行?!?/p>
大量取暖油和柴油正通過萊茵河運輸,而航運成本的增加這對這些產品施加了巨大的價格壓力。
Schattenberg補充道,從5月到7月中旬,通過萊茵河將一噸柴油運輸到德國西南部卡爾斯魯厄港口的成本翻了一番,達到約50歐元(合55美元)。
并且,水位下降帶動的漣漪效應可能是巨大的。麥肯錫的Beckhoff指出,“整個經濟體都依賴于這種成本相對較低的運輸方式?!?/p>
德國研究機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認為,水位下降會“嚴重損害”制造業產出。IFW在2020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18年考布地區的水位下降了30天,導致萊茵河的水運量減少了約25%,德國的工業產出下降了1%。
解決方案
為了應對低水位造成的潛在損失,人們提出了其他一些解決方案,例如船舶改造、技術投資、拓寬航道等。
德銀的Schattenberg指出,由于低水位的長期影響,運輸業可能會在很多方面受到沖擊,比如讓船只能夠適應較淺的河流。
今年5月,化學品公司巴斯夫(BASF)與Stolt油輪合作推出了一艘船。該公司表示,當考布港的水位較低時,這艘船的裝載能力將是傳統船只的兩倍。巴斯夫在萊茵河岸邊的路德維希港運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廠。
Schattenberg還稱,“企業可能會調整供應鏈和倉儲,屆時在預測軟件上投資的擴展是可以想象的。”
麥肯錫的Beckhoff也表示,許多客戶正在使用預測軟件來幫助他們從成本和質量為導向的供應鏈轉向彈性和敏捷性為導向的供應鏈。但這些投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回報。
貝克霍夫說,“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在四、五、六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的人。”
此外,Schattenberg還指出,“當然,也有關于疏浚航運渠道的討論。然而,這是代價高昂的,并可能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