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再添一把火!瘋狂的航運市場…
近期,航運巨頭在租船市場上表現活躍,紛紛以高價租船以賺取高運價帶來的利潤。
例如:東方海外OOCL以3.2萬美元/天,租下運力為5042標箱的Lady Jane輪(IMO 9297474);中遠海運以2.95萬美元/天,租下運力為4730標箱的Navios Magnolia 輪(IMO 9332250)……
就在這樣的租金水平下,達飛為了在這波火熱的市場上拼手速,直接大手一揮,以10.5萬美元/天的天價,租下了一艘船名為Kota Callao (IMO 9967512)、運力為7092標箱的集裝箱船,租期為今年6月-9月,共計三個月,船東據傳是德翔海運。
這一租金水平被業界視為自2022年以來首次重返10萬美元水準,顯示出航運市場的瘋狂。
而集裝箱船日租金破6位數,也被所有行業內外及資本市場追捧,讓一些媒體和分析機構基于這次天價的租船事件,大膽地喊出了海運費即將破X萬的口號。
Clarksons Research的分析師指出,船東正在考慮使用非常短的特許租期,大幅提高租金,以利用當前的市場條件,因為現貨運費正處于除疫情期間以外從未經歷過的高位。
為搶占短期市場的達飛,通過這樣一筆錢多人膽大的交易,給當前瘋狂的全球航運市場,點了一把火,倒了一桶油!
為何不計成本高價租船?
業界對達飛大手一揮的行為解讀包括以下幾點:
船公司搶賺高利潤
通過以高租金、短租期的形式租船,意圖搶抓市場機遇,賺取高額利潤。達飛海運的此舉被看作是對未來三個月市場持樂觀態度的體現。
據Alphliner統計,馬士基、達飛、中遠海運等大型航運公司都擁有超過300艘租船,這些船舶成為他們在市場波動中靈活應對的重要資源。
中小型船舶回歸遠程航線搶賺高運價:不僅大型船公司,許多中小型船公司也看準市場機會,紛紛回歸遠程航線,以賺取高運價。
例如,Sealead計劃開通從中國大陸、韓國到美西的直達航線,而博亞航運則重啟了從中國大陸到南美墨西哥的航線。這些公司投入運營的都是1800TEU的船舶,顯示出對市場需求的積極響應。
這表明全球航運市場的繁榮正在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和規模的船公司參與競爭。
船公司新增航線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船公司正在新增航線,并需要更多的船舶來支援。大型船公司也在高運價的美歐航線上新增航線,以擴大市場份額。
貨代業內人士透露,達飛海運投入了七艘7000TEU的中型船舶開辟新的亞歐航線。從6月30日到9月初,每兩周從中國出發,交替前往北歐(勒阿弗爾,安特衛普)和地中海(Fos-sur-Mer, Malta)的目的地。這條航線被業界稱為“旺季附加線”的歐地新航線--FPS(RENCH PEAK SERVICE)
此外,地中海航運也在7月初重啟了一條從東亞到美西的航線;而中遠海運則計劃推出一條美西快線,掛靠高雄、廈門等港口。
除了花高價租船外,達飛最近還計劃斥巨資訂購新船!
據悉,達飛擬斥資35億美元向韓國現代重工集團 (HD Hyundai) 訂造20艘集裝箱船,這筆訂單將進一步擴大達飛輪船龐大的船隊規模。
業內消息人士透露,達飛輪船計劃訂造的這批船舶包括12艘16,000 TEU和8艘8,000TEU 的集裝箱船,全部采用LNG雙燃料發動機。
據估計,達飛輪船將為大型集裝箱船支付約2億美元/艘,為8000TEU型集裝箱船支付約1.4億美元/艘。該筆新訂單新運力達256000TEU。
預計這些船舶將在2027年至2028年間交付,加上該筆訂單運力,達飛集團現有控制總運力+手持訂單運力將超越馬士基集團,成為世界第二大班輪公司(5034564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