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變一次?運價飆到10000美元!支付再高也難訂艙…
一位英國貨代表示,這種變化的速度和步伐令人震驚,再次重現了疫情高峰期的緊張狀況。該貨代警告稱,船公司在進行訂艙時取消了FAK費率報價,同時也在削減合同運力。
“目前的情況對進口商來說是一場噩夢,”該貨代描述道,“需求攀升,我們的客戶群同比增長了10-20%。要么是客戶在補充庫存,要么是因為繞行好望角的運輸時間較長,需要額外兩周的運輸緩沖庫存。”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在最近與分析師舉行的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透露,歐洲進口商現已進入補充庫存的時期。在此期間,馬士基歐洲航線的貨運量增長了9%。
柯文勝解釋稱,這種增長源于歐洲去年宏觀經濟環境可能不太理想,導致減少庫存。隨著進入新的一年,消費量的持續增長,歐洲進口商現已進入補庫存期。
Scan Global Logistics也向客戶發出警告稱,亞洲西行海運運價水平正在“飆升”。該公司表示:持續的運力需求、空白的航行計劃以及對紅海危機前景的悲觀預測,共同推動了海運運費的迅速上漲。
船公司正在對“長期和短期合同”實施旺季附加費和GRI,赫伯羅特、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均宣布上調遠東至歐洲的海運費。(查看文章:一周翻一倍,最高漲3000美金!)
然而,這家英國貨代透露,船公司公布的運價又迅速撤回,因為已被更高的價格所取代。
“目前大多數船公司的FAK、即期訂艙以及機制現已關閉,直至6月或更晚,因此即使客戶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也無法訂艙。”該貨代說。
不相關的航線也受到波及,如亞洲至拉美航線的運價大幅上漲,現在的運價是每40英尺9000至10000美元,運力正被轉移到利潤更高的航線。
此外,合約和現貨的費率水平開始分化,長期合同費率與短期費率相差甚遠,有的差異甚至超過3000美元每40英尺DC。船公司越來越多地優先考慮和裝載收入較高的貨物,以緩解23年第四季度慘淡的財務業績,以及在一定程度上24年第一季度的平庸業績。
爆艙、甩柜!
亞歐航線需求的強勁增長似乎超出了航運公司和貨運代理的預期,艙位收緊也進一步加劇了長期合同發運貨物的可能性。
一位英國貨運代理表示,當前的現貨運價飆升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市場需求超過了預期,而部分運力又因為紅海改道而吸收。
該貨代預計,隨著旺季的到來,第二季度的貨量將保持在高位,可能要到第三季度新船交付時市場才會降溫。
艙位緊張主要源于航次順延、船期推遲,而非空白航行。據消息人士透露,即使貨物被安排到順延的下一航次,也可能因承運人需裝載之前被甩的貨物而再次推遲。
另一貨代對此表示擔憂,稱船公司肯定利用此情況限制艙位分配,導致長期合同客戶面臨艙位減少的問題。
該貨代指出,某承運人幾乎無預警地削減了他們80%的艙位配額,客戶只能通過接受FAK或溢價擔保定價來獲取更多艙位,雖然不滿意但目前沒有太多選擇。
集裝箱短缺,價格攀升
部分問題還源于集裝箱短缺。有集裝箱貿易商指出,中國集裝箱價格近期持續攀升,大約每48小時調整一次。這一上漲主要歸因于紅海局勢引發的不確定性,以及供應商和賣家希望對沖風險。
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已從4月份的2200~2300美元升至目前的2500美元~2700美元。
繞道好望角吸收了“相當數量”的集裝箱,也有相當數量的集裝箱被滯留在當地。由于運輸成本高昂、儲存成本相對較低以及集裝箱本身已接近其使用壽命,從經濟角度來看,將這些集裝箱運出可能并不可行。
Scan Global請求客戶“理解”當前的困境,并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5月份。這家英國貨運代理進一步強調,新增加的運力并未對當前的困境產生積極影響,也沒有對集裝箱回流亞洲起到作用。
該公司警告稱,這僅是運力短缺和海運進一步北移速度加快的爆炸性增長的開始,即使是有償參與也可能無法挽救這次危機。
然而,該公司也同時指出,需求下降的速度可能會和增長的速度一樣快,預計在中國10月黃金周之后,市場下跌的速度將快于上漲的速度。